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新闻 > 移动博客开辟社区交流新天地

移动博客开辟社区交流新天地

2008-04-28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移动博客以互联网博客(blog)为主要特征,能向手机用户提供自写日志、浏览他人日志、搜索日志等服务的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与互联网博客业务不同的是,移动博客能使手机用户通过短信、彩信、WAP等方式实现对网络博客的访问,人们可以抛开电脑和网络的束缚,借助手机随走随写、随录、随拍、随发、随读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在内的各种信息,这使得信息的获取、传递、浏览和反馈的方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在Web1.0时代,人们主要以单向的方式浏览网页,获取各种信息。而随着Web2.0时代的来临,人们不仅能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而且能够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传递自己的心声。从被动浏览与接受信息到主动创作和发布信息,这是Web1.0向Web2.0转变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博客正是Web2.0的典型应用。博客通过网络日志的形式,让人们能更加方便快捷地拥有并管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并让其他人一起来分享。
  2001年1月4日,英国软件工程师斯图亚特·霍华德通过手机更新了他的博客主页,这被视为最早的移动博客。与网络博客相比,移动博客的特点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向网站发送短信、彩信等内容,并对网络日记进行编辑和处理,尤其是遇到突发性事件时,移动博客的优势会凸现出来。例如,在伦敦地铁爆炸事件中,许多在事发现场的人用自己的手机拍下当时悲惨的场面,并发送到自己的博客网站上,后来这些照片在一些新闻报道中被引用。近几年来,全球网络博客的发展步伐正在逐步加快,2005年全球博客用户数量已突破1亿。在国内,网络博客发展也方兴未艾,几乎所有主流的门户网站和网络社区都提供博客服务,博客用户数已达到1600万。博客的形式也从文字博客逐步发展到电影博客、音频博客、图片博客、视频博客等,内容日趋丰富。
  当网络博客受到人们的追捧之时,移动博客又成为一些网站和SP关注的焦点。移动博客是建立在博客、手机、无线互联网业务三者基础之上的一种崭新的网络应用。手机用户只要用具有WAP功能的手机登录移动博客网站进行注册,并将手机号码与博客网站上的用户ID及密码进行绑定,便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向自己的博客发送文字、图片等信息,查看和编辑网络日志,管理自己的图片库等。2004年7月,国内首家移动博客网站万蝶移动博客上线,拉开了国内移动博客发展的帷幕。此后,魅力网络、易秀博客、掌上博客、拍客地带、迷你博客等移动博客网站相继问世,掀起了一股移动博客热。据了解,目前国内可提供移动博客业务的网站至少有数十家。
  为了推动移动博客业务的发展,2006年8月,中国移动举办了首届移动博客大赛,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移动博客大赛。在3个月的时间内,大赛专题网站吸引了近500万的点击量,最具人气的博客点击量接近6万。最终在数万名参与者中,评选出了最佳博客、最佳内容、最佳互动参与、最佳评论等多项大奖。
  国内的移动博客正在兴起,而包括韩国、日本等国的移动博客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2003年8月,韩国SK电讯收购了社区网站赛我网,其推出的移动博客服务已经拥有了十分庞大的用户群,取得了可观的效益。除了日韩之外,近3年来,欧美的主流移动运营商也相继推出了包括移动博客在内的移动网络社区和共享服务,移动博客业务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
  业界人士认为,与单一的移动增值业务不同,移动博客的出现开辟了网络社区交流和信息传播的新途径。网络社区形成的关键在于用户的广泛参与和互动。应当看到,时下流行的彩信和WAP等移动增值业务大都采用定制、下载的模式,用户能够上传和参与的业务应用十分有限,用户间的互动性不足,而移动博客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实时交流并能实现互动的平台。通过移动博客,手机用户在自我愉悦的同时,还可以吸引志同道合者参与其中,与自己一起分享;手机用户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多种方式阅读到其他博友的日志,进行实时沟通。总之,移动博客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和新闻的制造者,即使不会短信输入的手机用户也可以用照片、声音、录像等业务形式为移动博客提供信息内容。移动博客鼓励个人对信息内容的创作和发布,鼓励个人成为媒体中心,这将对“第五媒体”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