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5
诺达咨询《2008手机网游报告—产业发展与竞争策略》认为,由于手机终端的屏幕不同、操作系统多样,要求所开发的手机网游产品适配各种机型,大大拉长了开发周期。为适应终端与系统造成的开发难度增加使开发商难以降低成本,这是许多手机网游开发商运营难以为继的重要原因。但业内大部分人还是看好手机网游市场。2006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五年,按照我国承诺将对外开放电信业。2007年11月,美国第二大手机游戏开发和运营商GLU MOBILE以3970万美元全资收购被称为国内手机游戏“一哥”的掌中米格,拉开了国外手机游戏开发商进入我国市场的序幕。目前国内市场上运行的手机网游不下百种,单就手机网游开放来说,国内还没有哪家或哪几家开发商控制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下表列出了几家手机网游开发商开发的手机网游产品。从表中可以看出中科奥开发的产品数量较多(18款),主要产品为棋牌与休闲类小游戏。其他的开发商开发的手机网游产品数量在2—5款之间,多为大型游戏。从游戏品种的不同可以看出主要开发商的研发方向有所区别。

诺达咨询认为,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SP(手机网游运营商)整合CP(游戏开发商)是手机网游产业链发展的一个趋势。这一点可以从2007年度金翎奖的评选结果开出,得到重头奖的几家公司:魔龙国际、盈正、空中猛犸、掌上明珠、随手互动等都即是游戏的开发商又是运营商。其中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
- 运营商更接近最终顾客,更了解最终用户的需求;
- 资金更雄厚,许多运营商具有丰富的游戏运营经验,同时得到风投资金或大企业的支持;
- CP进入门槛比较低,一般规模较小。因此相互之间竞争更激烈,购并成本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