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移动即时通信将达到增幅最高峰,市场规模实现31.5亿元。2009年开始,预计增幅将有所放缓,到201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50亿元。

驰昂咨询电信分析师孟庆雯认为,由于电信运营商的大力推动,以及其与移动QQ、移动MSN等互联网即时通信SP的良性竞争,未来三年中国移动IM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移动IM作为一种新的增加用户粘性的手段和综合通信门户概念的业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3G商用路线图的日渐清晰,吸引了各大电信运营商的重点关注。继中国移动和联通分别推出了自有的移动IM业务“飞信”和“超信”后,中国网通也于2007年正式推出其IM工具“灵信”,同时中国电信旗下“宽乐通信”也已在广东展开试点。
四大电信运营商进入移动IM领域,对原有即时通信SP造成了极大威胁。它们为了应对运营商对市场的瓜分,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稳固自己的市场份额。早在“飞信”公测时,移动QQ和移动MSN就做出回应,腾讯宣布其移动QQ永久免费,微软中国MSN部门则决定中国市场的手机MSN客户端将免费下载使用。
而竞争并没有成为移动IM市场发展的阻碍。相反,各种IM产品层出不穷的推出,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推动了用户对各类IM服务的使用粘性,这有利于整个移动IM产业链的迅速形成。同时电信运营商和SP的良性竞争,也使得市场更加活跃,产品、服务更加完善,成为推动移动IM市场繁荣的坚定力量。
驰昂咨询的分析师认为,2007年中国移动IM市场呈现以下发展特征:
(1) 服务更加多元化
(2) “社区化”初露端倪
(3) 由“技术驱动”向“应用驱动”转变
(4) 垂直IM供应商加入竞争
(5) 企业市场尚在培育期
伴随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加速,移动IM工具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也被逐步应用在企业的经营工作中,早在2006年8月,中国电信就在浙江推出了针对企业用户的IM工具“ECP业务”。但驰昂咨询认为,就整体市场而言,企业移动IM市场尚处于开发期,国内企业对IM工具的认知和接受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运营商和IM企业的重点仍然是培育业务和抢占市场。
CTI论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