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新闻 > 特别报道:手机电视标准陷入“混战”

特别报道:手机电视标准陷入“混战”

2006-09-30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尽管手机电视的国家标准至今仍未出台,尽管广电总局曾两次叫停各地的手机电视试点,但这并不能妨碍各地广电机构对手机电视这一新业务的热情。

  与广电机构在手机电视业务的局部试点相比,移动运营商对这一新业务表现更为积极。早在2004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先后推出了基于蜂窝移动网络的手机电视业务试验。其中,中国联通在2004年5月发布了一项名为“视讯新干线”的手机视频服务与国内12个电视频道达成协议,包括中央电视台新闻台、央视4套、央视9套以及凤凰资讯台等。

  但是与基于广播网的手机电视标准相比,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手机电视标准被认为在传播成本、资源耗用上具有先天瓶颈,因此很难大规模推广。专家指出,通过传统移动流媒体方式实现的手机电视业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还有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例如移动网络带宽受限、播放效果不很稳定、并发用户数有限、收费较高等等。也正因如此,在过去的两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都没能在手机电视业务上找到突破口。

  在这种背景下,国际上主要的电信技术厂商开始研究如何在移动网络上实现多媒体(包括视频、音频、数据等)的广播。2006年4月5日,爱立信在瑞典宣布,公司对世界首例可直接播放多个频道电视节目的3G电话电视技术进行了测试,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把采用这一技术的新产品投放市场。MBMS(多媒体播放多点传送服务),是爱立信所倡导的移动电视标准之一。这一技术可将同一个电视信号传送给多家接收用户,而且只占用一个通信频段,不会给有限的网络资源带来负担。

CNET科技资讯网(www.cnetnews.com.cn)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