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手机电视的国家标准至今仍未出台,尽管广电总局曾两次叫停各地的手机电视试点,但这并不能妨碍各地广电机构对手机电视这一新业务的热情。
与广电机构在手机电视业务的局部试点相比,移动运营商对这一新业务表现更为积极。早在2004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先后推出了基于蜂窝移动网络的手机电视业务试验。其中,中国联通在2004年5月发布了一项名为“视讯新干线”的手机视频服务与国内12个电视频道达成协议,包括中央电视台新闻台、央视4套、央视9套以及凤凰资讯台等。
但是与基于广播网的手机电视标准相比,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手机电视标准被认为在传播成本、资源耗用上具有先天瓶颈,因此很难大规模推广。专家指出,通过传统移动流媒体方式实现的手机电视业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还有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例如移动网络带宽受限、播放效果不很稳定、并发用户数有限、收费较高等等。也正因如此,在过去的两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都没能在手机电视业务上找到突破口。
在这种背景下,国际上主要的电信技术厂商开始研究如何在移动网络上实现多媒体(包括视频、音频、数据等)的广播。2006年4月5日,爱立信在瑞典宣布,公司对世界首例可直接播放多个频道电视节目的3G电话电视技术进行了测试,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把采用这一技术的新产品投放市场。MBMS(多媒体播放多点传送服务),是爱立信所倡导的移动电视标准之一。这一技术可将同一个电视信号传送给多家接收用户,而且只占用一个通信频段,不会给有限的网络资源带来负担。
广播网手机电视标准 | 电信网络 手机电视 标准 | |||||||
国际标准 | 国内标准 | |||||||
DVB-H | T-DMB | Media-FLO | ISDB-T | STiMi | T-MMB | DMB-TH | MBMS BCMCS | |
主要 推动者 | 以诺基亚为首的欧洲公司 | 韩国运营商SK 电讯;手机厂商三星、LG | 高通公司,FLO论坛 | 日本本土厂商 | 广播科学研究院 | 新岸线、中国传媒大学、东南大学 | 清华大学 | 爱立信、高通等 |
历史 演进 | 从欧洲数字电视标准DVB-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 | 在欧洲数字音频广播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 | 专为手机终端设计的手机电视标准 | 日本DTV分组数据技术 | 广电研究院主导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TIMI标准 | 以韩国DMB标准为基础 | 清华大学主导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 MBMS/BCMCS是在移动通信标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
优势 | 起步早,支持厂商广泛,在全球范围建设了多个商用试验网,包括:澳大利亚、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等。 | 我国将DAB标准确定为数字音频广播行业标准,DMB与DAB“同根同源”,使其在中国试点迅速起步。 | 低功耗、高移动性、快速频道切换、高频谱效率支持更多节目频道 | ISDB-T同时满足了家用数字电视、数字音频广播、车载数字电视及手持设备移动电视四种数字广播服务的需要。 |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获得主管部门广电总局支持。 | 支持的频率范围非常大,兼容韩国的T-DMB技术。 | DMB-TH被确定为国家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核心部分,而国际手机电视标准多是由地面传输标准演进而来。 | DMB-TH被确定为国家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核心部分,而国际手机电视标准多是由地面传输标准演进而来。 |
劣势 | 从数字电视标准发展而来,没能弥补技术缺陷,存在频道切换时间长等致命缺陷 | 源自音频标准,频谱效率差,支持节目频道数量较少。 | 开发时间较晚,且由Qualcomm一家公司制订主导, | “日本特色”的标准 | 起步晚,技术成熟度不高,广电一家主导,面临成本和政策难题。 | 根植国际标准,政府支持弱 | 只适用于慢速移动,无法支持时速400公里的高速移动。 | 占用3G系统的核心频率,资源利用成本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