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消息,2010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进入第二天,以下为中国移动通信研究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段晓东做主题为《IPv6的实践、发展和变化——IPv6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结合》的演讲。
程时瑞:唐雄燕博士的报告非常精彩,他虽然没有向大家透露联通关于IPv6商用发展的具体计划,但是他告诉大家狼真的来了,所以现在不做IPv6不行了。第二个,他非常现实地摆出了现在很多要做IPv6的问题,包括了资金、技术、用户、应用的问题。这些问题我觉得值得大家思考,这是非常好、非常有启发的报告,我希望他的报告引起大家的讨论和思考。
下面,有请中国移动通信研究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段晓东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IPv6的实践、发展和变化——IPv6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结合》。
段晓东: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中国移动对于IPv6的一些思考和设想。来之前其实我也仔细想过了,参加这个峰会很多年了,包括我本人从读书期间做IPv6现在已经10年了,但是最近的1、2年,包括了中国移动和友商,大家都讲了自己的策略。最近1、2年IPv6是有变化的,而且这个变化是非常积极的信号。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下我们在IPv6方面的设想,我的题目叫做IPv6的实践、发展和变化。

我今天介绍四个部分,第一个是IPv6的最新进展和问题,第二个部分是探讨一下IPv6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关系,第三个是对于IPv6过渡的思考,实际上我们已经做了10年了,但是我们的网络没有真正过渡,所以对于IPv6的过渡提出一些新主张,最后一点是中国移动对于IPv6的过渡技术上的考虑。
首先,我们看一下IPv6的最新进展。刚才程老师说狼真的来了,我们从几年前开始分析,去年真真正正地把我们的地址情况和我们的用户增长量匹配在一起,这个问题是非常严峻的。我经常参加IETF、IANA的会议,到今年年底我们的地址数量是不够的。那么中国移动的IP地址是5亿到9亿左右,那么IANA的地址都不够我们一个运营商来使用。我每次去国外运营商来介绍的时候,我都会说我们有5亿用户,每个月有700万的新增用户。我们的用户在全球占到了1/5到1/6左右,但是全球的地址只剩8%,我们连1%都不到。那么,私有的地址也是不够的,这是德国电信提出来的,它对于一些合法的监管和业务运营的要求,他希望所有的用户在一个月里面,通过一个统一的NET做转换,这是同时在线的用户数会超过1700万,实际上中国移动现在已经是这种情况了。
刚才电信的领导提到了A+P,这是IETF提出来的,IETF不赞成用很缓慢的去替代IPv4的技术,所以IPv6对于运营商来说也是很迫切的。
这几家运营商都是我们自己去交流,或者是去一起谈过的,尤其是作为运营商,比如说verizon,我们走访过verizon的几家公司,他们已经是用双栈的技术来提供业务,他们希望IMS的端到端是IPv6的。那么T-Mobile,它也和思科一起做了一个叫做GI-DSME的技术。下面两个是更有名的Case,Comcast是全球做得最好的,它有2000多万的机顶盒,确确实实都已经是IPv6了,但是它主要是做内部的管理。去年的10月份开始给住宅用户提供端到端的支持,那么Comcast也是非常有名的,目前在IETF和3GPP都是得到大家的认可的。AT&T的案例也是非常经典的,在运营商这个产业来说,他们开始真正行动起来做很多实在的工作,尤其是移动运营商和Cable运营商那么他们被迫走IPv6之路,这是很典型的例子。
目前,三张网都向IP化的路线走,互联网是IP的,电信网也在走IP化之路,广电网也在向IP化走,这三张网络是非常大的。如果家里的电视机全部都有IP的话,这个数量是非常大的,所以这是给IPv6插上了发展的翅膀,是一个新的契机。
中国移动去年开始做了一些IPv6新的实践,这边我大概列出了5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做了两大规模的测试,在业界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一个是真真正正把承载网做了严密的测试,我后面会讲承载网的问题。第二个是把移动网的端到单的分组域做了能力测试,检测一下我们的能力如何。然后,我们还开发了基于IPv6的新兴业务,我个人觉得不能像以前一样,通过CNGI的推动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像彩信、WAP等都做了IPv6-Ready的状态了。去年我们做了超高清的IPv6的视频通信,码流达到了30兆以上,我们每次展示我们自己都被清晰度震惊,我们也设立了高清的摄像头。它从接入网比如说PON,到IPv6的视频服务,我们端到端的做了一套适合家庭的高清业务。
第四个是我们推动了移动终端支持IPv6,这里面我会专门讲到我们推动在通信标准化协会。因为我们发现,终端的问题实际上是IPv6关键的因素,现在大家都在面临着一种新的终端的更换期,很多人在换3G的终端。如果IPv6不能赶上这波的潮流,因为现在是商业化的设备,不可能因为一个技术的问题要求大家换终端,我觉得没有人做这个事情,除非你花很多的钱来补贴,这对于IPv6整个的产业来说是很难推动的。现在是换终端很好的大势,我们希望和工信部等等商谈,能不能强制入网的时候就要求IPv6-Ready,现在很多的操作系统都Ready,我们和诺基亚等都谈过,他们认为你没有强制入网,没有必要把这个选项打开,很多的专业化是把这个选项关掉了,但是可以配这个地址,我们希望做出一版中国的规范,是不是能够要求强制入网。我的网络Ready之后,你的终端很快可以适配,而不是我网络Ready以后,你的终端上不来。
我们做了5点比较实的工作,也得出了比较基本的想法。
第一个,我们认为现在的设备支持IPv6真正的商用还是有差距的。大家知道路由器是IPv6的来源,IPv6路由器已经支持很多年了,但是你真正把IPv6的路由器测一边,电信的韦总也传达过这个信息,这有很多的问题,包括今年很多的厂家。平均通过率只有85%,很多的选项都是没有通过的,很多的组网技术也是不支持的。我们的路由器的差别非常大,更不要说网管。大家都说IPv6很成熟,实际上我想传递的概念是IPv6并不成熟,它的不成熟不只是技术还有设备。连路由器都不成熟,我们还谈什么呢?我们测了主流的分组域的厂家,实际上我们大概只有一部分的厂家可以支持,很多的厂家都无法应答出他对于IPv6支持程度。从这两点可以看出,我们整个产业的推动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还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即使天天做IPv6开发的厂家,本身对于IPv6也不熟悉,他们自己配命令需要配很长的时间,我当时很奇怪,我说你们做IPv6研究人员都无法配命令,怎么让运营商和我们的用户用?几年前我测过手机的终端,跳出来一个菜单说你选IPv4和IPv6,我想一般的用户都疯掉了。最终面向商用,我们还是有一些距离的,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想发力做的问题。
第二大问题,终端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终端没有上来,你网络再做也没有用,我觉得你花一点点精力把网络全翻过来,这只是投入的问题。但是没有用户、没有客户端,手机都不支持,你没有流量,就成为了一个尴尬的局面。终端的问题非常多,我想功能不完善,每个厂家做的IPv6的选项都不一样,有标准、没有标准,而且有不都的要求等等。尤其是最近我们比较关注TD,TD对于IPv6的支持也非常薄弱,目前真的找不到一款支持IPv6的TD终端。而且,从基础上TD的芯片就不支持,现在只有一家有明确的IPv6支持计划,几家芯片厂家都是不支持的,所以我们现在推这个要从芯片做起,家家都推才可以把这个事情做起来。
第三个问题是业务应用,这已经谈了很多了。我曾经在IETF的大会上,和很多的国外IPv6的专家谈过业务应用的问题,国外的专家认为业务应用是比较简单的事情,我觉得很奇怪。后来我在我们的工作组,他们自己列出了很多的应用程序,包括了IPv6每次的IETF的会议上。有一次会议上大家全部关掉了IPv4,用IPv6很多的程序不支持。
共 2 页: 1 2
网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