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推动大企业三网融合新的业务增长点。视频即时通信虽然具有三网融合的特性,但并非电信、广电双向进入的主要资源。电信、广电当然也可以从事这样的业务。同是推动视频即时通信,电信运营商可能有IMS技术,广电企业可能有手机电视资源,但腾讯拥有的1亿相关用户及丰富的市场经验,在做强做优上更有成算。与电信、广电企业的常规发展不同,一旦政策鼓励、支持甚至促进互联网大企业在这种业务新增长点上发展,它们将会以改变互联网世界前25强里面美国与中国之比的方式,大大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推动世界级信息平台的壮大。欧洲互联网很发达,但产业竞争力却不强,症结就在于他们缺乏象谷歌、阿里巴巴这种世界级的信息平台,只是在充当互联网的消费者和跑龙套的。美国和中国当然应该欢迎欧洲这种“助人为乐”(约等于冒傻气)的定位,但自己是绝不想这么没出息的(欧洲在25强中被清零,已失去了产业未来10年)。双向进入表面上使电信和广电获得了以往没有的资源,但站在三网融合的世界格局中再看,似大实小,因为所得无非是欧洲运营商那点东西,靠这些不足以同美国争雄。相反,微信视频看起来只是应用,却似小实大。未来三网融合的可行之路,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发展观前加上科学二字。这意味着四件事:抓住第一生产力;抓住产业高端;抓住市场上的大企业;抓住信息平台杠杆。每件事开辟一个增量空间,加起来,山重水复就变四通八达了。
三网融合可行的路线图
当前路线(自上而下)
先由政府主持权力融合,再推进产业融合,最后才是落地的业务融合与技术融合。
可行路线(自下而上)
先从消费者和市场需求出发,推动技术融合与业务融合,再适时推进产业融合,把最难的权力融合摆到最后。
1998年3月
当时国务院计划将原广播电影电视部的广播电视传送网(包括无线和有线电视网)的统筹规划与行业管理、组织制订广播电视传送网络的技术体制与标准的职能,交给原信息产业部。广电总局成立后,这一职能并没有划归到原信息产业部。这件事显示,既使有很大权力,解决三网融合的难度仍相当大。
2010年1月13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2010年7月1日
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与城市名单。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南京、杭州、厦门、青岛、武汉、长株潭城市群、深圳、绵阳共12个城市和地区入围。
现在
尽管三网融合的切入点,从机构合并,变成了双向进入。但只是打破体制分割的权力调整着力点,从部委,变成了地方。自上而下解决问题这一点,并没有变化。待啃的硬骨头仍然还在。
关键点
三网融合难是表面现象,根子是发展观需要优化。发展观有问题,容易的事情就会变难。而要把难的事做容易,就要抓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权力只是手段,不是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