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嘉宾:
中兴通讯核心网规划系统部CS/IMS大产品经理 屠嘉顺
上海贝尔
爱立信
近期,中国电信IMS一期集采结束,华为、中兴、上海贝尔三家厂商瓜分了十个省份的大单,此次IMS集采总量达2000多万线,而且后期中国电信还要进行其他省份的IMS集采工作。有厂商专家透露,中国电信此次集采直接面向商用,对厂商设备提出明确要求:IMS解决方案具备标准化的硬件架构,设备厂商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而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也在不久前表示,对于语音承接,在FTTB下以软交换为主,而FTTH的模式则应以IMS为主。光网城市的进一步推广,也将有效推动IMS的规模部署。伴随中国电信IMS的全面商用,国内IMS市场正迎来拐点。
在市场获得扩张的同时,国内的IMS面临的困境也不容忽视。相比海外运营商丰富的IMS业务应用,国内IMS应用仍显匮乏,这也不利于运营商提高用户体验水平。本期《通信世界周刊》特邀中兴通讯、上海贝尔、爱立信专家探讨国内IMS市场走势。
IMS渐成全业务转型利器
《通信世界周刊》:国内运营商对IMS的需求情况如何,市场规模有多大?
爱立信:目前国内运营商的IMS系统有的已经商用,有的正处于试商用的测试阶段。而IMS提供的业务主要针对的是固网接入用户(包括固网宽带用户),以及一些与移动网络CS语音相融合的业务。
此外,LTE部署比较积极的运营商,正在考虑如何通过IMS来提供VoLTE业务。我们可以预见,VoLTE将是促进IMS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屠嘉顺:目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已经把IMS定位为全业务转型过程中的战略任务,并开始进行全国范围内的IMS部署工作;中国联通还在积极地进行IMS试点工作。中国移动在2010年就已经完成了IMS集采工作,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用户规模在1000万线以上,主要用于发展全业务网络中企业集团和家庭用户;中国电信也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10个省份的IMS集采工作,大约在2000多万线,后期还要进行全国其他省份的IMS集采工作,主要用于发展固网改造、宽带业务、固定移动融合业务、业务能力的开放等应用。
后续阶段,随着有线FTTx网络和无线宽带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有助于多媒体业务和流媒体业务的加速普及,基于宽带的IMS全媒体业务的市场规模也将越来越大。另外,作为以固定移动融合业务为主要服务手段的IMS,可以为更多用户提供丰富的语音、视频、数据融合业务,更好地提供融合业务、IT和CT融合的业务,是现有独立的固网移动网络的演进方向,所以IMS的未来市场将是十分可观的。
《通信世界周刊》:中国电信此次商用IMS网络,对于国内的IMS市场将带来哪些影响?
屠嘉顺:这次IMS网络的商用,大力推动了国内IMS市场的成熟,不仅充分验证了IMS网络的各项能力,而且也极大推进了IMS产业链的完善,总结起来,大致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增强并验证了IMS网络的业务能力。不仅充分验证了IMS提供多媒体融合业务的基本能力,还充分验证了其提供固定网络(如LAN、FTTH、WLAN等)、CDMA网络以及互联网络的业务融合能力;并积极部署了业务开放平台,提供给第三方业务引擎,为以后业务云的部署奠定基础。
其次,验证了利用IMS进行固网改造的可行性。中国电信在福建、江苏采用了基于IMS的固网改造方案,并验证了现网业务的继承性,为PSTN的退网提供了可行方案。
再次,加大了IMS终端的需求量,有利于终端厂家积极开发,从而突破目前存在的瓶颈,完善产业链的成熟。
最后,强调了端到端定制能力,从而有力推动了IMS设备提供商提升对个性化需求定制能力和端到端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
总而言之,中国电信无论从IMS技术上,还是从IMS产业链的完善上,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IMS体现三大“智慧”
《通信世界周刊》:中国电信已经开启了IMS的商用部署,在城市光网建设过程中,IMS的部署将为其带来哪些益处?
上海贝尔:IMS的商用为中国电信完成光进铜退、打造光网城市后,实现差异化的全业务竞争体系打下的基础。未来,IMS开放式的架构将成为运营商开展业务的根基。运营商可以将IMS的业务能力与IP互联网应用相结合,如将IMS的语音和即时消息等通信能力与SNS网站及网络游戏结合,将IMS与IPTV相结合,利用IMS的开放性提供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更加丰富灵活的业务。同时,运营商也可以将IMS的业务能力给多个业务系统调用,如将IMS网络的通信录的业务能力给移动手机终端、PC软终端共用,为用户提供统一的业务体验。
屠嘉顺:中国电信目前进行的“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无所不在、触手可及、天地一体的宽带网络,实现所有城市光纤化,这将为打造“智慧城市”铺好了“路”。而用来填充这条“路”的IMS网络,则是为“智慧城市“贡献自己的”智慧“,不仅可以使用户享受实时视频业务,还可以享受数据、消息、宽带语音等多媒体融合业务。有了“智慧”后,这条“路”将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体现自身价值,从而也进一步地推动其建设。IMS“智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面向个人的“智慧”。一个人可以拥有多个号码、信箱、终端,您的朋友都会通过一个号码联系到您,即IMS的一号通业务;也可以随时随地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终端进行接听电话,即IMS的同振或者顺振业务;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方式与好友、家人通话,因为IMS的接入无关性,用户无论在家里、旅途还是办公室均可以通过手机、固定终端或者PC电脑无缝的进行业务享受。随着宽带信息化的发展,更多丰富的个性化IMS应用将被激发产生。
二是面向家庭的“智慧”。目前家庭市场是各大运营商积极争取的一块大蛋糕。IMS网络的部署可以更好推进三网融合,打造“智能家庭网络”。
三是面向企业的“智慧”。目前企业存在“打飞的”、“打车的”等员工频繁出差的现象,据目前统计,员工有28%的时间在旅途中,66%办公室工作,而仅有6%的在家度过。那么现在基于光网络和无线宽带网络,IMS推出的协同办公业务(包括语音/视频会议业务、高清会议业务、数据共享、电子白板、电子投票等业务)就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城市光网络为城市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而基于光网络应用的IMS新业务却会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习惯,为城市光网络的建设添光增彩,从而推动光网络的建设,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共 2 页:1 2
通信世界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