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技术 > 融合通信 > 技术动态 > “三网融合”一周年 难融难合

“三网融合”一周年 难融难合

2011-06-21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一句“三网融合面临夭折风险”的话语,令更多人向试点将满周年的三网融合投去审视和关注的目光。这句让业内外炸开了锅的评论,或许说得有些过头,但背后反映出的是人们对于三网融合现状的焦急和不满意。
  自始至终,三网融合一直是“慢”字当头,哪怕是在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快刀斩断利益扯皮的乱麻后,三网仍是“难融难合”。一个美好的愿景,走得如此磕磕绊绊。
  需要承认,一年来,三网融合取得了进展;遗憾的是,其中并没出现被广泛认可的实质性进展。电信和广电两大派系的距离没有缩短,两者继续深陷于“既想分享对方的好处,又不想失去自己利益”的心态中。并且,驱动三网融合车轮的力量,不仅来自广电和电信,地方政府、民间资本等的加入,令三网融合这辆车更难在行进中找好平衡。
  365天蹉跎而过。三网融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是加速前进还是继续慢行,这是拷问利益攸关各方的最大问题。
  三网融合到底走到了哪一步,各有说法。专家们此起彼伏的不同声音和观点,更让人有置身云雾之感。
  5月20日,由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主办的“2011宽带通信及物联网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在论坛上表示,“三网融合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进程是好的。三网融合是技术和业务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有关三网融合进展争议的风波出现后,工信部最高级别的官员就相同话题所作的点评。
  与此同时,另一位三网融合专家在稍早前的惊人评论,余音还在震荡。
  3月22日,在“第一届中国三网融合高峰论坛”上,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公开指出:“过去这一年,三网融合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试点进度已经明显落后于国务院的部署。原来开会,现在我已经一年半没有开会了。我感觉已经面临夭折的风险。”三网融合“夭折”之说由此传遍业界。
  其实,一年来,批评三网融合进展缓慢的声音层出不穷,而“夭折”之说不过是其中最尖锐的观点。
第一章 周年之际的争议
  在5月13日开幕的“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12个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集体亮相于3号馆,集中展示了各城市的广电网正由“看电视”向“用电视”的转变,它们所在的“创新广电业态、迎接三网融合”主题展区被称为馆内吸引力最强的地方。
  有现场观摩的业内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这次由国家广电总局组织的集中展示体现了电视发展的大趋势,但也就是一个技术方案的演示,未能规模化地付诸实施,对推进三网融合的实际效果有限。该业内人士还指出,三网融合本该是广电系和电信系的共同杰作,但通过这种展示并不能充分说明三网融合大车究竟开到了哪一程。
  从1998年经济学家周其仁在国内率先提出三网合一的概念后,中国的三网融合一直停留于“空想”。而在过去一年内,它纵然被付诸实施当中,但并未让各界看到期待中的实质性进展。
  “夭折”风波
  2010年6月6日,历经两大部委12年的利益纠葛,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在五易其稿后终于通过,在被冠以“密件”字样后下发电信和广电企业。7月1日,备受期待的第一批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公布。实际上,这两个时间节点均晚于预期,国务院原本希望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和试点城市名单能够在2010年5月出台。
  按照决策层的计划,2010年-2012年为三网融合试点阶段,以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阶段性进入为重点,制订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不断扩大试点广度和范围。但在一年后的今天,试点行动既无广度上的扩张,也无范围上的拓展。
  在第一批试点城市名单公布后,武汉、广州、重庆、昆明等城市表现出希望能够参与第二批试点的高度热情。最早的消息称,三网融合的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最快将于2011年年初公布。但到今年年初,第二批试点城市的名单没有出现。当时,有工信部内部人士透露,首批试点城市的三网融合步伐不同,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以及专家组要对各地试点情况进行验收和评估,在这之后确定下一批试点城市才更有针对性。
  今年“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带来的确切信息,让有心入围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的城市有些失望。苗圩表示,2012年以前都是三网融合的试点阶段,今年试点城市的范围不会扩大,仍然保持在12个。
  对此,有业界专家认为这不是坏消息。三网融合研究专家、融合网创始人兼主编吴纯勇就指出,决策层的这个安排,可能是意识到三网融合进展不是很顺利,还有问题需要解决,今年不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反倒是件好事。
  过去一年中,批评三网融合进展缓慢的声音不绝于耳,而“三网融合面临夭折风险”的言论一出,顿时引来各种说辞。
  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也是“第一届中国三网融合高峰论坛”的嘉宾,他的演讲紧接在韦乐平之后,但他没有给同行面子。杜百川一开讲就指出:“我不认为三网融合一点儿进展都没有。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就认为是三网融合没有推动的话,这个观点不一定是对的。”他认为,“如果对三网融合的理解不一样的话,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期待。”
  但是,韦乐平的观点不是一家之言,比他更激进的是中广电通CEO殷建勇。殷建勇干脆认为,现在播控权的归属已经明确,广电对媒体的管控能力正进一步加强,运营商对所谓的开放的三类业务都没有兴趣,三网融合目前的情形不是僵局,而是已经结束。
  与此同时,广电和电信两个阵营的部分人士甚至借此风波又打起口水仗,互相倾诉着对对方的不满。
  广电一方的人士称,“在三网融合政策下,有线网络克服先天不足努力建设网络已经是难能可贵,而已经先长大起来的大哥(电信)不但不允许小弟(广电)染指自己碗里的肥肉,还想把小弟碗里的咸菜也抢走,让弟弟们饿死。”电信一方的人士则表示,不要以为电信业是块肥肉,就想着进来赚钱,如果三网融合真的夭折,对于广电未尝不是好事。
  4月20日,在国新办介绍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工业通信业运行情况的会议上,工信部方面也对韦乐平的“夭折”一说予以否定。工信部发展司司长张峰表示:“目前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试点省市均组织制定了试点的实施方案;企业纷纷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建设和光纤落户工程;已经完成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业务支撑平台的改造建设,具备了与广电视频流对接实现内容加载的业务能力。”
  在张峰的介绍中,“试点省市均组织制定了试点的实施方案”是三网融合的进展之一,但实际上12个试点城市和地区均没有受国务院认可的实施方案可以遵循。去年9月,这些城市向国务院提交了各自的试点实施方案第一稿,但全被否定。
  5月19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透露,深圳等地已经提交了三网融合试点实施方案第二稿,国务院正在审批中,何时能够获批尚不清楚。
  对于三网融合“面临夭折风险”的说法,邬贺铨也予以否定,他表示,三网融合的推进速度虽然没有预想中那么快,但在局部地区的探索已经展开。

共 5 页:1 2 3 4 5 

IT时代周刊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推荐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