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通信业务 - LTE技术频道
  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技术 > LTE > 技术动态 > TD-LTE国际化需有的放矢 应主攻新兴运营商

TD-LTE国际化需有的放矢 应主攻新兴运营商

2011-10-27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从技术层面来讲,TD-LTE已经基本成熟,产业链也基本形成,伴随着LTE全球试验网络和试商用网络的部署,TD-LTE作为LTE的有机组成部分,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TD-LTE完整产业链已形成
  由于TD-LTE最上游芯片厂商-高通、意法爱立信的积极加入,为TD-LTE产业链上其他环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强化了信心,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产业链其它环节的投入热情和力度,加速了TD-LTE终端的研发进度。
  2011年MWC期间,高通推出了支持TD-LTE/FDD LTE的MDM9625和MDM9225芯片。而将在2012年推出的,高通下一代架构双核芯片MSM8960也将支持TD-LTE,它将是业界第一款集成了基带功能、同时支持TD-LTE/FDD LTE/EV-DO/WCDMA多种通信制式的,智能手机单芯片处理器,将极大简化多模LTE/3G手机的设计。
  与此同时,意法爱立信支持TD-LTE/FDD LTE/HSPA+/TD-SCDMA的多模芯片M7400已经可以提供原型芯片测试,预计将于2012年商用。
  多模芯片的推出,有助于简化和加快TD-LTE和LTE FDD设备和终端的设计,并有利于保护运营商在现有3G网络上的投资,实现网络的平滑升级和客户发展。
  TD-LTE目前已形成涵盖系统设备、基带和射频芯片、终端产品和关键测试仪表的完整产业链,国内外已经超过100家的主要研发和制造企业参与,与TD-SCDMA发展初期相比,情况得到了大大改善。但是整体发展进程与FDD LTE相比,尚存在1年左右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TD-LTE终端仍是目前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目前参与测试和使用的TD-LTE终端,其品种和功能并不丰富,而其中,TD-LTE上网卡又占了绝对多数。这方面是源于支持TD-LTE的多模芯片推出较晚,同时终端厂家必须进行设计和测试;另一方面,真正的市场需求尚未形成,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TD-LTE所面临的挑战
  2011年2月,中国移动、印度的Bharti Airtel公司、日本的Softbank Mobile、Vodafone、Clearwire、E-Plus和波兰的Aero2公司正式发起Global TD-LTE Initiative(GTI)。此组织致力于促进TD-LTE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广LTE TDD与FDD模式的融合,以最大化经济规模;并且与其它TDD技术共享生态系统。同时TD-LTE产业的挑战依然很多。
  TD-LTE软硬件技术的真正成熟,尤其是芯片组技术的成熟,以及和3G互操作技术的成熟最为关键;产业链的整合,是否能够建立起一个具有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的TD-LTE产业链,至关重要。
  TD-LTE和FDD LTE多模技术的发展和芯片巨头如高通的支持,对于TD-LTE发展初期,是否能够借助FDD LTE的发展东风,站稳脚跟十分重要;中移动现在力推TD-LTE和FDD LTE双模技术,也是基于未来TD-LTE发展可以与FDD LTE共享终端以及设备,以摆脱目前TD-SCDMA目前的桎梏。
  频谱划分对于TD-LTE的发展十分重要,这关系到以后的建网成本和通信质量;尽管许多国家都已经划分了LTE的可用频段,但就目前各国的LTE频谱的划分情况来看,除中国给TDD划分了较为连续的频谱外,其他国家的TDD频谱分布较为零散,这无疑加大了芯片厂商和设备厂商的难度和成本,加大了网络部署的难度,同时也不利于TD-LTE的全球漫游。
  TD-LTE终端对于TD-LTE的成功至关重要,如果能够解决TDD和FDD的双模技术问题和商业问题,则困难迎刃而解。
  推进TD-LTE发展的七点建言
  针对TD-LTE目前的发展现状及挑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七方面综合推进TD-LTE产业的发展。
  频谱方面,目前中国移动TD-LTE试验网建设,室外部分采用2.6G频段,室内部分采用2.3G频段,从TD-LTE的组网成本和加大覆盖角度,可考虑推动国家700M频率向TDD开放,目前此频段国外已经有分配给LTE。
  芯片方面,加快中国TD-LTE试验网的建设,带动和形成TD-LTE产业链条发展,形成示范效应和马太效应,以此推动FDD LTE和TD-LTE在各家设备商和上流芯片厂商的成熟,降低以后的TD-LTE设备和终端价格。
  混合组网方面,TD-LTE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和TD-SCDMA以及GSM的混合组网,不同通信制式承担不同的任务分工,当前情况下,不可因TD-LTE试商用而放弃TD-SCDMA网络建设。
  业务领域,需要未雨绸缪,及早开展TD-LTE业务应用研究,确保运营商尽快实现LTE网络运营后的现金流。
  网络运维方面,积累TD-LTE网络规划、优化,以及与2G/3G共站址运营经验,为TD-LTE规模商用打下基础。助力境外TD-LTE试验网建设,从网络建设到业务部署层面提供支持,以期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提升TD-LTE国际影响力。
  最后,是否能够在工程化层面,真正实现TDD/FDD的双模化设备部署和双模终端制造,对于TD-LTE能否搭上FDD LTE的发展快车十分重要。
  TD-LTE国际化需有的放矢
  从当前全球LTE部署的格局来看,FDD LTE仍占绝对主导地位;虽然与TD-SCDMA相比,TD-LTE的国际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我们仍必须认识到,由于无线网络技术的延续性和市场占有份额的延续性,作为3G时代WCDMA和CDMA2000技术的平滑演进继承者,FDD LTE无疑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TD-LTE寄希望于在3G建设较为完善的国家和运营商实现突破,难度比较大;因此,TD-LTE国际化的主攻点,应放在3G基础薄弱国家,以及新兴运营商身上,这样才有可能摆脱3G时代的束缚,实现TD-LTE的规模应用。
  另外,由于WiMAX在全球的不断萎缩,而WiMAX和TD-LTE在技术上具有较大相似性(都是基于TDD),因此那些放弃WiMAX的运营商,有可能成为TD-LTE的潜在支持者。
  与此同时,由于TD-LTE对无线频谱的利用率较高,并且其不需要成对的上下行频谱,因此,其对频谱资源较为紧张的运营商、以及资金实力较弱,无法获得优质频谱资源的中小运营商,有比较大的吸引力。
  最后,TDD/FDD双模在基站主设备和移动终端上的良好融合,对于TD-LTE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信世界周刊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推荐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