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通信业务 - 4G技术频道
  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技术 > 4G > 技术动态 > LTE与现网互操作以及语音解决方案最新展示

LTE与现网互操作以及语音解决方案最新展示

2011-11-02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10月31日-11月1日,中国移动主办的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今日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王秀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副总裁李正茂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无处不在的网络,无所不能的业务”,将着重探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中国移动研究院也将在本次研讨会上发布智能手机平台设计趋势报告。以下为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武欣演讲,题目是“LTE与现网互操作以及语音解决方案最新展示”。
  以下为演讲全文
  武欣:大家好,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在这对LTE引入之后互操作问题做一个探讨。刚才黄院长也提到LTE互操作,不管对于运营商来讲还是对于合作伙伴来讲大家都是非常关心。这个问题一方面非常复杂,另外一方面我们又急需给出相应策略,尽早制定相应方案。所以,今天也是非常荣幸,我们在这可以来共同探讨一下,互操作的一个方案,以及最新的一个进展。
'></center><br />
  这个过程质量好坏,或者说这个过程频繁与否一定会影响大家的体验。所以,我想互操作无论我们是否在工作中会涉及,作为用户来讲,大家以后一定会体验到的。所以说,不管对于运营商来讲,还是对于用户来讲,互操作这个话题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在之前工作中和相关的专家也经常在探讨,大家普遍感觉到一个问题,原来2/3G网络大家花了很多精力来做,大家一方面是由于原来两张网络变成三张网络,另外一方面相应技术方案会更多,以及由于LTE,VOIP的特性,我们不但要考虑数据业务方案,还要考虑话音业务怎么做。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局面,在LTE引入之后,我们将面临一个更为复杂,更为多的,或者说有一个更多选择的局面,我们互操作方案制定也是尤为重要的。<br />
  那么,在这其实我刚才说的这么多,无非是想说对于互操作引入之后,我们互操作更为复杂,一方面我们要数据业务怎么做,可以说这方面适合于2/3G方案思路会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是又存在不同。另外一方面对于语音业务,由于LTE特殊性,我们必须来单独考虑怎么来提供一个合适的话音业务给用户。下面我受到会对数据业务互操作做一个介绍,其实我们之前也是经历非常长时间跟踪,在这可以说想跟大家重点提到一点,数据业务他的一个特性是与滑音业务不同的,因为用户可以容忍一段程度中断或者重叠,我们在制定互操作的时候可以做一点简化,牺牲一点用户感受,但是可以带来更大的一个好处,我们可以加快部署,或者说加快提供相应的互操作功能。<br />
  其实刚才谈到互操作的需求很多,但是我们可以归纳为两点。我们可以拆开来看,一方面是看数据业务,他在有业务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另外一方面没有业务的时候又要怎么做,区分这两个场景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有机物场景,用户诉求,最基本需求要保证业务的连续性,用户感受就越好,这是最基本的一个要求。<br />
  另外一点,在保证业务连续性的基础上用户希望可以获得更高利益。在有业务的时候两个诉求,第一保证用户连续性,第二有更高速率。第一要保证一个网络覆盖,第二在有覆盖,用户无论在任何时间一定存在网络覆盖,在此基础上用户还希望,如果可以尽可能的待在高速率的网上,那么对他来讲可以使用更高速率网络,业务体验就会更好。我们可以看到对互操作业务研究,可以拆成四种用户诉求,针对不同用户诉求会有不同的技术方案来解决。<br />
  首先来看,在有业务的时候我们传统方式可以做网络实时切换,通过切换的方式来为用户提供一个延续性。对于没有业务的场景,我们当然也要熟悉,为了保证用户的连续性,网络配置小区终端支持小区重选功能是可以解决的。但是,这两种方案可以说是标准定义方案,我们进一步会想,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更为简化,可以在保证一定用户感受情况下来简化我们方案,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时候可以进行断定。在网络侧不做任何操作,数据如果断了可以通过应用层连续,或者应用层重传的方式来做,可以做到用户在数据业务中断之后恢复网络之后又可以继续连续,但是对网络设备终端要求比较低。<br />
  在没有业务的时候,这种方案就可以省去,终端在LTE覆盖区的时候来具体进行搜索,同样的话当他在2/3G网络驻留的时候,如果想回到LTE网络,这时候需要终端来支持背景搜索的功能。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传统切换和重选的方式,我们还可以看到两种简化方案供选择。总结来看,四种对应手段可以归结为三第一种是切换加重选方式,是标准互操作方案。第二类就是应用层断裂重传,网络配置邻区,终端自主搜网。简化后操作与标准互操作区别邻区还是有的,但是连接移动性没有做网络侧的一个保证。<br />
  刚才谈到三种候选互操作方案,我们对相应数据内容体验,以及产业支持时间也做了一个比较。可以说对于没有互操作方案,在性能方面是劣于其他两种方案,但是在网络实施代价和时间上是有优势的。简化互操作应用层断点续传,网络配置邻区,涉及到网源跟第一阶段是一样的,相对于标准三互操作,会比方案三有优势。<br />
  刚才是给大家介绍我们目前考虑到三种方案,对于这种终端一方面移动性很强,另外一方面对数据中断要比手持终端要大。我们目前初步考虑,在TD-LTE互操作方案选择上,我们是初步考虑选择简化的互操作,一方面考虑简化对业内需求,另外一方面希望可以尽快来推动相关方案的成熟,尽快来提供互操作方案。以上是数据业务操作方案的介绍,接下来想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话音解决方案相关问题。<br />
  这张图大家也不陌生了,对于LTE引入之后怎么提供话音其实是有多种方案。从终端形态不同来看,我们面临终端一类是多模单待,另外是多模双待,对于多模单待本身又有两种话音方案选择,一种是通过LTE来提供,标准定义SRVCC的方案。另外一种是不通过LTE提供,就是CS Fallback方案,都是3GPP定义的标准化方案。<br />
  另外针对多模双待,是由2G/3G来提供,LTE作为一个数据业务网络。这三种方案从国际上来讲,SRVCC多数运营商都会作为一个目标方案选对于CS Fallback,或者多模双待来讲,运营商有一些不同选择,这两种都是在SRVCC成熟之前,大家认为作为过度的两种方案。<br />
  接下来跟大家介绍一下各种方案的进展,首先是SRVCC.可能大家会有一个易货,SRVCC既然是我们选择的一个目标方案,为什么还会存在过度方案。因为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很多运营商IMS网络不具备,大不具备这种部署条件。另外一方面是由于SRVCC本身性能上有一些缺陷,由于这个问题才导致SRVCC进程,在之前1,2年时间内比较缓慢。<br />
  最近,也是在大家一致努力下,SRVCC优化工作已经顺利在组织中完成了,优化之后方案切换的语音中断时间可以达到理论值小于300毫秒的要求。这个指标就代表这SRVCC在理论上已经具备了这种性能的要求。<br />
  另外一方面,在VoLTE运营商的一些推动下,SRVCC性能指标还是在不断优化,端到端产业进程也在不断加速。相对来讲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到一个较为明确的时间点,就是在2013年年终的时候是可以具备商业条件。我们可以看到SRVCC整个产业进程是在加速,不像原来我们不知道怎么部署,事实上无论是在标准化上,产业上SRVCC都在逐步具备部署条件。<br />
  从部署的角度来看,SRVCC对覆盖有一定要求,对网络改造,漫游也是有一定要求。那么,覆盖这一块我想谈一点,因为SRVCC毕竟是切换,如果以后LTE在部署以后他的覆盖不够好,一定会面临到一个频繁切换的问题,我们一定能够想到在2/3G的时候频繁切换的问题会带来变化,用户会不会出现一系列连带问题。所以,为了能够保证以后我们提供SRVCC以后有一个良好用户感受,其实对覆盖这块要求还是希望可以和LTE大面积连续覆盖之后在来部署SRVCC,这个时候可以说我们尽量来减少切换频次,这时候用户感受就不紧紧依靠与SRVCC的性能了。<br />
  接下来谈一下双待机的情况,原理大家都非常清楚了,一半在LTE,一站在3G/2G,本身这个方案并不是中国移动所创,在业内,尤其北美一些CDMA2000运营商,他们在部署FDD和WiMAX的时候会首选话音方案,可以说目前通过一些运营商推动,目前整个终端厂商已经推出多款产品,市场反映也是比较好的。有这么一个市场经验,我们还是有信心在双待机推动上是可以满足相关需求的。除了终端产品多样化可以说对于TD-LTE来讲,目前业内已经有了测试样机,预计今年年底是可以推出相应的商用产品。<br />
  当然,也有更多厂商,更多合作伙伴也在投入到双待机的规模中来,预计在2012,2013年的时候可以提供相应的产品。当然,对于双待机来讲,大家其实也一直在关心他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功耗,互干扰,体积,还有成本。可以说不管是我们也好,还是合作伙伴也好大家都做了非常多的分析,验证措施等等工作,目前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这四方面问题的确是存在问题,但并不是不能解决的。可以说,经过相应这种优化的工作,通过相应技术改革,我们是能够优化解决,甚至完全解决相应的问题。<br />
  比如说体积方面,目前终端对体积已经有了放松。另外如果我们能够集中产业的力量,共同来推进实现一款单芯片双待机,我想体积方面应该不存在问题。<br />
  下面是CSFB的情况,对于CSFB我想大家也都比较清楚,怎么体规?当用户在LTE网络驻留的时候,如果发信有一个话音需求,无论是主叫还是被叫,这时候会把用户指向到2G或者3G网络,会重新发起一个话音呼叫流程。对于CSFB来说,这个方案是多数运营商目前选择LTE话音过度方案,可以说他的标准化程度,首先是一个标准化定义方案,另外无论是运营商也好,还是很多设备商来讲,大家都会支持,都会选择支持这个方案。目前我们了解到最新情况大概会在今年年底会有13%运营商明确表示,会开始部署。当然还有大部分运营商最终会过度到LTE,但是他们在今年年底会明确确定部署CSFB.<br />
  具体到TD-LTE来讲,因为CSFB更多支持是在LTE回到W情况,在今年年终的时候就可以支持。但是对于TD-LTE来讲,目前回落到CSM的时间还是比较晚的。所以说,对于我们来讲,如果要选择CSFB的话,会面临一个时间比较晚的问题。对于CSFB来讲,大家关注也是一个性能,也是由于工作的流程,大家一定会关心他使用之后话音的性能到底怎么样,所以我们做了一些分析。对于普通业务来讲,对于数据业务,以及话音,对于数据业务来讲,如果终端优选LTE的时候,数据业务体验还是比较好的,除非你在数据业务进行的时候频繁做话音业务,因为这时候数据业务会被打断的。<br />
  对于话音业务,数据业务体验较好,话音需要额外引入600-800ms左右起呼时延,如果到现网,这个时间是不是600-800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测试验证来看。除了数据和话音业务,我们还会提供一些特色业务。比如说高性能电话,我们认为CSFB是支持高清可视电话,但是需要一定的定制方案。所以,对终端来讲需要外部定制。<br />
  此外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发现对于高清可视电话来讲,无论你在什么时候,只要在LTE使用高清可视电话这个业务,一旦有话音,主叫或者被叫的需求,用户高清可视电话一定会被终端。这样的话由于话音方案问题会影响到用户使用一些特色业务,他感受就会下降。当然解决方案也有,但是要必须进行定制,这是我们目前发现到的一些,可以说是额外的一些代价。但是,是可以解决的。<br />
  当然除了性能以外,对于网络改造和优化,因为其提供功能比较的,我们考虑用户的感受最多,区分用户类型来进行优选机制是最好的,但是对方案复杂性,网络安全提了更高的难度。刚才给大家介绍了一下CSFB的最新情况,这个其实是对三种方案做了一个比较,总体来看应该说各个方案各有优劣。双待机特点业务体验是比较好的,当然他对网络要求也是很少的,双待机也存在一些挑战,一方面是耗电和干扰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是终端这块,其实是一个定制化终端,有比较强的集成能力,需要更多终端投入,这是对双待机而言。<br />
  对于CSFB方案,在应用体因上目前是存在,对于话音呼叫而言,高清可视电话而言都存在一定隐患。此外,对网络改造要求,对网络升级是有一定要求的。当然,也有它的优势,对于CSFB来讲,一方面产业自身情况是比较好,另外一方面他的终端是标准化的终端,不需要我们做一个定制。对于第三列SRVCC方案,对我们来讲是一个目标方案,他的业务体验在网络优化做的比较好的情况下,也是非常好的,目前最大的进展就是产业正在加速,当然也是依赖于我们能够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网络覆盖之后,在来使用,这个时候SRVCC业务体验会更好。<br /> <br />  通过刚才的比较分析,对于中国移动而言,使用VoLTE结合SRVCC方式,可以说是LTE提供话音的目标方案,我们希望可以加快推进。对于话音LTE网络初期的一个话音解决方案,目前阶段我们主要是考虑推动多模双待终端发展,希望能够联通业界一同来尽早推出符合商用要求的终端产品。对于CSFB方案,是跟踪业界方案进展,我们会做一个评估和跟进。以上就是我介绍的LTE引入之后数据业务互操作,以及话音方案的内容,也希望以后可以跟大家有更多的焦烈与合作,谢谢。<p align=鍔犺浇涓�...通信产业网

相关阅读: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分享到:   收藏

推荐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