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风起云涌的FTTx建设、宽带加速等有线基础设施升级相比,无线通信发展放缓,在未来新技术的演进中,LTE成为为数不多的热点领域,许多运营商对此寄予厚望。尽管数据爆炸已不是什么新鲜词汇,用户也需求更快速的无线数据服务,但目前来看,LTE被炒作得远远超过了实际情况。
今年LTE连接数仅占0.3%
近期,OVUM对当前六大热点移动宽带技术(移动WiMAX、CDMA 1x EV-DO、LTE、HSPA、TD-SCDMA(包括TD-HSPA)、WCDMA等)的市场份额作了统计。数据显示,未来5年内,全球移动宽带连接数将迅速增长,从2010年的8亿多增长到2015年的30多亿。但是,2011年LTE连接数仅占0.3%;到移动宽带大发展的2015年,LTE连接数也仅占11%。
另外,HSPA成为未来5年市场增长最为迅速的技术,其连接数将占据总体市场的约60%。随着3G的广泛铺开,HSPA把3G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更高的速率、更广的覆盖、更好的用户体验、更新型的终端、更创新的业务等日受青睐。
尽管LTE被看作UMTS/HSPA的替代技术,但是这种实质性的“替代”却显得遥遥无期——LTE的理论速率可以达到100Mbit/s,但对于用户而言,HSPA+(DC-HSPA)已经可以达到42Mbit/s,可以满足用户当前的移动宽带业务需求;而从全球而言,并非任何地区的任一运营商都可以获得LTE所使用的20MHz频谱。
LTE终端设备的成熟度也成为制约其规模发展的关键。目前,终端设备主要在功耗、尺寸、智能天线集成、支持频段的数量、价格等方面存在挑战。
OVUM近期也针对LTE终端成熟的路线图给出了研究和预测。数据显示,2009年到2010年,LTE芯片、外置Modem走向成熟;2011年上半年,LTE MID和嵌入式上网本将走向成熟;2011年下半年,仅具备数据功能的LTE手机将走向成熟;2012年语音为中心的LTE手机将走向成熟。
左右为难
对于LTE而言,随着ICT市场的迅速变革,“杀手级业务”似乎越来越难以出现,但“杀手级体验”却成为业界共识——例如,更快的速度可以减少下载时间;更好的编码方案将显著提高语音/视频流质量;更低的延时将大大提高实时应用的价值;许多运营商也正提出,将当前基于DSL的体验通过无线的方式传播到千家万户。
LTE在设计之初,就被定位为降低移动宽带成本的武器,“获取更低的每MB成本”是其终极目标。乍看之下,LTE是如此华丽,采取了众多先进技术和领先理念——OFDM可以带来更高的频谱效率;采用更加扁平和简单的网络架构;全IP设计;支持TDD/FDD双模;采用智能天线(MIMO);更低的时延;更高的速率;更好的QoS和QoE等等。这些优势也成为全球各大电信运营商争先部署的关键因素,进入2011年后,各大设备商也纷纷扩大了LTE商用合同(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