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通信业务 > 三网融合 > 电信与广电的中国式婚姻:三网融合艰难前行

电信与广电的中国式婚姻:三网融合艰难前行

2011-07-04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一切如当初预想的那样,有关三网融合的故事在不断重复一个道理:电信与广电恰如一对中国夫妻的婚姻,合不上也分不开,在磕磕绊绊中继续前行。
  5月,南京市经信委在总结三网融合试点近一年来的工作时,使用了这样的文字:完成了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阶段性目标。
  用这样一句富有中国特色的“总结陈词”总结三网融合试点一周年的表现恐怕再合适不过——它用肯定的句式表达了双重含义:取得了一些成绩,仍存在诸多问题。
  事实上,当我们现在再回头看一看国务院确定的12个试点地区,看一看这一年来他们的探索,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12个试点地区每一个都极具代表性,其中只要有一个成功,便会形成示范效应辐射同等条件、同样类型的城市群落。
  所以有业内专家指出,三网融合试点一周年,各试点地区所取得的点滴经验都应格外重视,这是政府和主管部门下一步决策的依据。
  不过,也正如南京市经信委有关人士所言,虽然工作在积极推进,但资源的重新分配以及如何对新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成为了焦点和难点,“在目前的体制环境下,共同推进三网融合已十分困难。”
  一切如当初预想的那样,有关三网融合的故事在不断重复一个道理:电信与广电恰如一对中国夫妻的婚姻,合不上也分不开,在磕磕绊绊中继续前行。
  成绩是什么?
  “一年来无论是媒体还是业界,似乎一直在唱衰三网融合,却对我们的一些尝试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不太公平。”厦门市经信委相关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厦门的三网融合思路与其他试点城市有明显不同,依托雄厚的电子商务基础,探索网络购物、电视购物和移动电子商务整合是厦门实施三网融合的主要抓手。
  数据显示,厦门的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已从2008年的1000多万元迅速增长到2010年的近10亿元,2011年有望达到24亿元。
  目前,厦门三大电信运营商正扩建高速率、大容量的光纤传输网,加快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政府部门目前也加快建设B2C电子商务产业园,为电商企业提供办公场所、物流仓储及配送设施,以减低电商企业的运营成本,为三网融合提供体制支持。
  “厦门模式”在所有试点地区中显得别具一格,却也引发了争议。支持者称,“厦门模式”抛开了电信和广电的利益之争,以应用为导向,是三网融合的方向;反对者却认为,如果不在试点中触碰旧有利益格局,便谈不上三网融合,试点也就失去了意义。
  如果说“厦门模式”的争议来自于对三网融合认识的不同,那么倍受媒体与业界关注的“武汉模式”则因在实践层面有实质创新而引发了更多的思考。
  简言之,“武汉模式”由电信广电“五五开合资、双方轮流坐庄”。这一创新举动甫一出台便得到了赵梓森和邬贺铨两位工程院院士的齐声叫好。赵梓森认为,武汉模式将广电和电信利益捆绑,双方将形成共赢。
  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有业内人士表示,广电与电信五五开成立合资公司并不容易。在不打破现有体制政策的前提下,电信运营商与广电之间利益矛盾很难调和,武汉电信与武汉广电均难以交出各自的核心资源。因此到最后这场由广电与电信均摊的“合资梦”很可能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仅是象征意义的“轻资产”空壳合资公司。
  模式与路径之辩在12个试点地区普遍存在,争论的最终落脚点无一例外地回到了体制与利益。这也是一切改革的核心。
  试点让核心问题得到了充分暴露:因广电和电信监管体制的不同,导致部门利益割据,成为影响融合工作的首要因素;各自为政的监管体制决定了资源的垄断性,行业资源的垄断性又决定了利益的专属性。虽然各地在政府层面均成立了工作协调小组,但体制问题仍不可能一下理顺。各地也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呼吁国家能够从更高的层面予以协调解决。
  “如果把各地的三网融合尝试以及围绕这些尝试所暴露出的问题、引起的思考看作成绩的话,那么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公布一周年可以给一个及格的分数。”某业内专家表示。
  而武汉市信息产业办公室主任黄长清则更为乐观。他表示,三网融合是技术和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广阔的前景。三网融合并非是“谁动了谁的奶酪”,并非存量之争,而是共同开拓新市场,有巨大的潜在增量。
  一切向前看,而不是一切向“钱”看,三网融合走向深入需要更大的智慧、勇气与信念。
  广电的犹疑
  电信、广电的体制龃龉,很大程度是因为广电系统的政企不分,因此广电自身的改革也是三网融合一周年的重要观察点。
  实际上,广电系统的改革在未有三网融合之前就已启动,改革的内容包括“台网分离”、“制播分离”以及转企改制。外界评论认为,改革会因三网融合而提速。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1月份举行的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广电总局新任新闻发言人吴保安指出,电台、电视台在改革中,“不允许搞跨地区整合,不允许搞整体上市,不允许搞频道频率公司化、企业化经营”。他同时强调,电台、电视台作为党的重要新闻媒体和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必须坚持事业体制,坚持喉舌和公益性质,坚持以宣传为中心。
  吴保安“三个不允许”、“三个坚持”的表态与广电的改革精神似乎有所背离。他的“反市场化”表态,恰发表在三网融合试点推进的关键时期。这令蓄势待发的各地广电相当吃惊,也变得无所适从。
  对此,江苏电信相关人士称,面对来自电信行业的竞争,广电主管部门一直强调要牢牢掌握播控权,试图以此主导三网融合。“此次表态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这种控制,但直接指向的是广电系统正在实施的‘台网分离’。”
  事实上,广电内部对“台网分离”一直存在争议。当初提出“台网分离”是为了改变“以网养台”的局面,但近年来各地电视台广告收入跨越增长,又使得有线网日子变得难过。
  尤其在三网融合方案出台后,内容服务和集成播控牌照只能授予电视台,这使得有线网与电信网以平等身份面对电视台的核心播控资源展开竞争。而电视台反倒更倾向于和实力雄厚的电信运营商合作。
  因此,网台分离不利于广电三网融合的声音日渐高涨。歌华有线副总经理罗小布就曾公开表示,三网融合下“网”要想获得竞争力必须背靠“台”。
  不难发现,一年来各地有线最大的动作就是加快有线网的双向改造,这是今后依托电视台资源提供高清互动电视最现实的砝码,也为抢占未来“三屏”中最重要的电视屏奠定了基础。
  是“台网分离”还是“台网合一”,是继续走市场化道路还是在政企不分的体制上徘徊不前,这些问题仍旧困扰着广电,也是三网融合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难题。
  运营商转战智慧城市
  三网融合中,电信运营商能做什么?这是一年来记者在采访中屡屡提及的问题。
  “我们能做的,就是我们本来就在做的,而且可以做得更好的。”上海电信某不愿具名的工程师笑言,他在上海电信负责IPTV业务。
  上海电信的IPTV业务在全集团属于领先,依托上海文广的内容资源,上海电信发展了百万级IPTV用户。但上述工程师坦言,IPTV对于运营商也就是一项增值业务,和套餐捆绑销售,或者宽带提速赠送,基本不产生收益。
  一年来,各地电信运营商对于广电死守的IPTV领域,其实动作并不大。想播控权而不得,不如安心做好通道,因此以中国移动(微博)为代表的无线城市建设、以中国电信(微博)为代表的光网城市建设,都不约而同把有线和无线宽带作为未来发展的着力点,目标直指“智慧城市”。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分析指出,三网融合只是手段,智慧城市才是目的。电信运营商建好融合、泛在的宽带基础设施,本身就是对三网融合最大的贡献。
  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前一天,中国移动牵手中央电视台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建设“中国手机电视台”。无疑,这是对三网融合试点一周年最好的纪念。
  他山之石
  • 美国

  三网融合在法国快速发展。市场研究机构Pyramid在一份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到2014年,随着法国各运营商加快投资光纤网络,将有50%以上的家庭选择三网融合的服务。

  试点地区一年
  • 北京

  随着大连三网融合的正式启动,大连广电推出三大业务:一是基于广电网络的多媒体通信业务。二是基于广电网络的宽带互联网业务。三是基础互动电视业务。

  • 哈尔滨

  《哈尔滨市三网融合试点实施方案》确定了四大发展目标:一是至2012年底,哈尔滨市将全部实现光纤入楼,部分实现光纤入户。二是2012年底,哈尔滨市的宽带用户达到52万户,IPTV用户数达到30万户,三是开发音视频点播、可视交互、游戏等增值业务。四是形成初具规模的三网融合全业务产业链。

  • 上海

  杭州电信作为试点电信企业,将进行IPTV传输服务;杭州电视台联合浙江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共同建设杭州试点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杭州移动、杭州联通和杭州电信可根据需要申请开展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目前杭州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已完成,预计杭州三网融合业务将于8月正式开始。

  • 厦门

  1月30日,青岛市三网融合小区试点公测正式启动,青岛联通与青岛广电将各领2000户居民“体验”高清交互电视、高速互联网接入、IPTV、增值业务等三网融合业务。这是全国试点三网融合以来,北方城市中第一个实质性测试。而海尔、海信、阿尔卡特朗讯等企业已经研发出多款适应三网融合的电子产品。

  • 武汉

  今年6月已全面完成长株潭三市有线电视用户的双向升级;年内将完成对长沙国安、湘潭国安两家网络公司的资产整合;全面推进机顶盒软件升级和有线网络系统双向改造。

  • 深圳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为绵阳的三网融合试点工作设计了独特的模式——基于“播存结构理论”的广播电视网络,把广播“永不拥堵、内容可管”的手段植入“视频不畅、内容难管”的互联网。此外,绵阳还在探索城市骨干网建设的新模式。

通信产业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