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08
随着大屏幕多功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数据业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手机上网。各种高带宽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不断出现一方面满足了移动用户多种多样的业务需求,另一方面也将为移动运营商带来丰厚的收入。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实现广播多播技术,已成为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热点之一。为了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广播多播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化组织3GPP和3GPP2,已经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协议制定工作,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目标。本文将介绍基于WCDMA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以及中兴通讯的“HSPA+MBMS”融合的特色解决方案。中兴通讯在2002年3GPP制定MBMS规范时就开始了MBMS的跟踪研究,随着R6/R7 MBMS改进和LTE MBMS规范工作的推进,中兴通讯在标准研究方面逐步加大了对MBMS的投入。结合在HSDPA/HSUPA/HSPA+ 方面的领先进展和研发实力,中兴通讯在MBMS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增加HSPA元素,增强MBMS业务性能,提高了客户感受度。
基于“HSPA+MBMS”的融合业务运营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HSPA+MBMS”运营模型
在“HSPA+MBMS”融合业务模型下,无线传输采用何种方式,对内容提供商和用户都可以透明。这样通过灵活组合HSPA和MBMS,可以最大程度提高用户感知度,最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
中兴通讯于2006年底推出包括终端在内的全套MBMS演示系统,可进行单小区MBMS业务演示。2007年8月,中兴通讯与美国高通公司成功完成了基于3GPP R6标准的MBMS组播业务测试,这是业界首次完成MBMS组播业务的IOT测试,也是实现MBMS真正商用的一次重大突破。
采用大容量IP架构的中兴通讯CN和RNC设备,只需进行软件升级,即可支持MBMS功能。同样,由于已经具备支持高速率公共信道的能力,Node B也只需要软件升级。中兴通讯将把在R4/R5产品研发和应用中积累的优异的产品性能和无线资源管理算法有机地植入MBMS,最大限度地发挥MBMS的优势,为移动运营商和终端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中兴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