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电视——未来通信的热点
北京长途电话局 王屹 刘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迅猛发展,通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经济领域、信息传递、现代化企业管理等各方面,不仅要有语音通信、数据通信,而且对图像的要求也更加迫切。会议电视业务作为先进的现代化通信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会议电视就是利用电视技术和设备,通过传输信道在两地或多地进行开会的一种通信手段。早期的电视会议采用模拟信号,即由摄像机直接摄取人物或实物,经过模拟信道进行传输,所占带宽为6MHz,犹如广播电视节目一样,其运营成本高,因此也未能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8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传输,编码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议电视的传输也随之完善,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电视会议的传输标准也随之完善,1990年11月,国际电联(ITU)通过了有关图像编码的H.261建议,解决了H.120及H.130等建议带来的TV制式和PCM标准不相容的问题,并为各国电视会议的实用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使得各厂家的电视会议的设备相互兼容有了一定的标准依据,这样,各国电视会议业务在1990年以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应用。
目前,电视会议作为基础传输网上的增值业务,其优越性是其他通信手段无法比拟的。我国于1994年使用美国CLI公司的产品建立了国家电视会议骨干网,一期工程33个点已全面开通。1995年4月份原邮电部开始筹建骨干网二期工程,使国家电视会议网变成由二级MCU(多点控制器)组成的大型电视会议网。这就使党政专网与社会公众网在使用上得以分开,达到互不影响,互为补充的效果,对电视会议业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信息、时间、效益等现代化的观念已开始深入人心,使得电视会议的业务量和用户不断增加。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各省电视会议网也有了较大发展,并使全国电视会议网得以完善,甚至可以通达区县。北京电信作为全国电视会议业务领导局,更是有了较大的发展,业务量从刚开始的一年几个会议发展到现在的一年上百个会议,会议内容也由原来单一的党中央或各大部委政务会议,发展到各种产品推销、技术讲座、人才应聘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从用户来看,电视会议也由中央各部委发展到各公司、各企业甚至到个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领域、现代化管理方面的电视会议不断增加,用户对电视会议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北京电信无线微波通信局采取多元化服务,尽一切力量满足用户需要。其中在太平湖管理局、长话大楼、京城大厦、通港大厦、信苑饭店等多个地点建成了不同大小的多个外接会议室,适应不同人员,不同要求的电视会议需求。
电视会议业务发展到今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得到了用户的好评。中央有关文件的传达,通过电视会议的形式,可以达到迅速准确的效果,而且省时、省力、省钱。默沙东、施贵宝、拜耳等医药公司多次使用电视会议开展药品介绍、技术讲座、疑问解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红牛饮料公司也多次利用电视会议的形式进行企业管理、事务安排、方便快捷。同时,北京电信还推出亲人见面,节日拜年等各项业务,使远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能和自己在国内的亲人见面,缩短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为了促进政府办公效率的提高,北京电信与北京市政府合作,建立了北京市电视会议网。一期工程包括北京市政府、市委和10个郊区县政府等14个点,现已完全投入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期工程增加开通了8个城区政府和10个委办局,也进入了工程设备验收阶段。北京市政务电视会议网不仅使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精神、工作安排能得到迅速方便的布置,而且还可以在中央召开电视会议时并入全国网,与全国各省、市共同收听中央会议,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会议的设备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加之网络的不断完善,电视会议运行的稳定性也不断提高。同时用户对电视会议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是简单的会议服务,而且许多会场内的服务需求也不断提高,电视会议业务将变成一个综合性的业务,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套综合服务的手段来满足用户的需要。从形式上讲,在未来发展中电视会议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会议形式,而是以其网络为基础的综合业务。例如,遇有紧急情况时的抢险、救援、监视、公安等现场开会决策,当场指挥;在医疗方面,电视会议可以进行远程医疗会诊,指导性治疗护理等;在教育方面,还可以利用电视会议网络开展远程教学和函授教学等。随着宽带业务不断发展,编码技术的不断提高,设备不断更新,图像质量也进一步提高,而且许多设备已达到广播电视的标准,满足了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传输系统的质量、带宽有了较大改善,这又为电视会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良好的质量保障。在未来发展中,电视会议必将同广播电视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以传输网为基础的图像通信的综合体;随着技术的提高,成本不断降低,运营费用也随之降低,电视会议、可视电视必将走入千家万户,成为未来通信的热点。
通信世界 2000/8